资讯

乘教学改革之东风,成校本教研之特色 ——广州六中校本教研之小课题研究活动纪实

 2024-07-06 11:34 来源:中国教育报道 编辑:娜娜 点击量:151

一、活动背景

广州六中作为广东省基础教育校本教研基地(广州),积极发挥教师的独立教研和自我变革精神,促进学生在学中自我钻研,形成内驱力,建立“师生共研”的新型教研体系。

广东省基础教育校本教研广州基地项目于2021年4月获得批准立项。项目组基地校广东广雅中学、广州市第六中学、广州市铁一中学、广州市花都区邝维煜纪念中学围绕基地建设目标“课程教学改革与教师发展指导联动教研体系”,结合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的改革实施,立足课堂教学质量提升与研究型教师队伍建设等关键问题,努力构建“一高、两核、三大”的校本教研体系,取得了积极成效,产生了系列成果。

2023年11月17-18日,“打造教研新样态,促进教师新发展——基于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校本教研研讨会”在广东广雅中学召开。本次活动由全国十城市教研协作体、广州市教育研究院、广东广雅中学等单位联合主办,旨在总结广东省校本教研广州基地经验,分享交流全国各地教研机构、学校推进校本教研的典型案例,推动校本教研工作高质量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来自全国十城市协作体教师代表,省市区教研部门领导专家,校本教研各基地学校分管行政,以及省市区各所学校的学校领导和教师代表共计700多人共同参与了本次活动。16万人次在线观摩。

我校江玉军副校长在这次研讨会上作《务实·创新·开放·融合》的经验分享。他从顶层设计、勇于创新、善用技术等方面阐述了广州六中校本教研的具体做法。

一、活动背景

广州六中作为广东省基础教育校本教研基地(广州),积极发挥教师的独立教研和自我变革精神,促进学生在学中自我钻研,形成内驱力,建立“师生共研”的新型教研体系。

 

二、校本教研

三年来,围绕基地建设目标“课程教学改革与教师发展指导联动教研体系”,结合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的改革实施,立足课堂教学质量提升与研究型教师队伍建设等关键问题,努力构建“教师之研-学生之研-师生共研”三大校本教研体系,促进“中等生”向“优秀生”的转变以及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培养研究型教师,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取得了积极成效,产生了系列成果。

广州六中构建的“教师之研-学生之研-师生共研”校本教研体系,其做法受到与会专家和老师们的热议。

(一)方式转变

1.促进传统教研向有效和精准方向转变

大规模、常规动作。在新高考背景下,全面落实常态化“深度教研”,全方位提升教师“精准备考”能力。

同课异构是针对同一课题,在不同教学场所展示,从多维角度,迥异风格,不同策略的同台竞技,体现不同的教学设计和教研特色。

接力授课是在同一个班,选取衔接紧密的内容,由不同教师依次上课的新授课方式,注重教师之间交流与合作,体现教师之间相互欣赏、共同进步的教研理念。

同课异构课能够彰显教师个性与风格,带有竞争味道;接力授课注重教师之间交流与合作,体现我校一直主张的教师之间相互欣赏、共同进步的教研理念。

还有,能力提升研究、学“补漏”研究、拔尖创新人才同步发展研究……,这些研究成果,有效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1)提升阅读能力研究:阅读与思维训练、阅读与写作训练,针对新高考试卷中出现的阅读量大增的新情况,发挥语文教学中阅读训练的优势,传授科普文章的阅读技巧,解决快速阅读、精准审题的新问题。

(2)提升计算能力研究:创造性的将数学与物理合成“数理课程”,由于该课程以发现问题为起点,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学生在学中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学效率高。

(3)弥补学漏洞研究:利用Ai平板对学生解题中作答时长和作答过程的记录功能,了解学生解题的时间 分配,做题惯,考试心理,知识掌握情况等等,及时发现学生在考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深度剖析 问题的本质,进而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实现个性化指导,精准教学。

(4)拔尖创新人才研究:承担“创新能力”与“拔尖成绩”培养的“微课程”,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加以系统化的培养,再把他们放到不同的竞赛平台上“锤炼”,逐步形成各自的特长,实现“拔尖”与“创新”的完美结合,把更多的学生培养成“拔尖创新人才”。

参与校本教研的教师人数逐年增加、而且热情不减,教研主题涉及学校的方方面面,并深入到学校工作的细微之处。只要能改进完善现有状况之不足的,能帮助学生完善学方法、克服薄弱环节,提高学能力的种种做法,都能成为校本教研的主题。

信息化融合创新的“写景抒情散文”写作指导:直观地呈现学生的真实问题,帮助学生进行个性化学并优化学路径,提高学效率,拓展学宽度与深度。

虚拟现实(VR)技术应用于高中化学教学:对VR技术应用于教学有浓厚的兴趣,在操作过程中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感受,比现实实验想做更多的尝试与探索学生发现有价值的科学现象,思考现象背后的科学真理,领悟教科书上学不到的科学知识,促进学生由被动式学向主动式学发展。

TI手持技术探究一类定点问题的研究:在保证笔算训练的前提下,尽量使用科学型计算器,加强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鼓励学生运用计算机、计算器等进行探索和发现。借助图形计算器强大的运算功能帮助学生克服计算量大,计算复杂的问题,让学生有勇气挑战自我,节省很多不必要的计算,保证思维的流畅性,激发学生学数学的热情,在实际操作中领悟数学的真谛。

还有,《高中科创生精准辅导的研究》、《高中美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计划与实施》、《班主任对“特殊生”(尖子生、后进生等)的管理研究》、《语文情境小练笔对提升学生学科素养的研究》、《关注尖子生身心健康促进学业发展的研究》、《从微技能入手突破高考英语读后续写》等等,校本教研真是做到了“无孔不入”。

另外,还有各种专项教研,这是一种小范围,为解决某个或某类问题而进行的教师研究活动。

(1)拔尖研讨会:学校定期召开黄埔班教育教学研讨会,凝练黄埔班教学理念,探索有六中特色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黄埔班学生不仅文化科成绩好,在竞赛、人文、艺术和体育等方面同样全面发展,因材施教、培养特长,形成核心竞争力,是教师研究的重点方向。

(2)青蓝工程:这是对新教师实行师徒结对式的“导师制”的培养制度。充分发挥我校教学名师、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培养到校三年内青年教师,获得同事和家长认可,站稳讲台,能够独立开展班级教学和德育工作。这种教研能有效加快青年教师成长步伐,缩短青年教师成长周期。

(3)领雁工程:有两轮循环及以上教学经验的教师(骨干教师),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教研方式,派出教师加入省市“名师工作室”,外请名师进校开设讲座,将这部分教师培养成为备课组长、优秀班主任。起到善于组织本备课组、带领本科组教师开展教学教研工作,取得优良的教学成绩。

(4)攀峰工程:创造条件、给予机会,在课题、经费等方面支持骨干教师,教学名师,在学科教学教研改革、学科竞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成为省内、甚至全国知名的教师。目前,璩斌(正高级,数学竞赛,竞赛总协调人)、严开明(正高级,全国优秀教师,信息学竞赛)、宋建陵(高级教师,全国优秀园丁,省十佳科技教师),均已成为省内甚至国内相关领域的领军人物,代表六中发声。

2.鼓励学生主动的研究性学方兴未艾

新高考模式下,学校要帮助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展示自我、发掘不同学生潜能。学生则要在兴趣爱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径。各种学生社团的成立、校本课程的开设,学科竞赛小组、科创赛事培训,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平台上展示自我,彰显个性,促进学生“人人成才”。

六中丰富的学科教学资源以及科学教育资源,为学生的校内外研究性学提供了可能。“高校夏令营”、“学科竞赛”、“大学先修”、“扮演小老师”、“项目研学”、“三航”研学……,是学生研究性学的主要形式,知识与能力提升,是研究性学的主要目的,在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能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自愿报名西安“三航”研学营的31位同学,参观了“航天六院”、红光沟航天六院旧址以及西北工业大学长安校区、友谊校区,探寻大国工匠的足迹,深入了解国之重器的原理奥秘,真切感受航天人的精神血脉;探秘古都文化之精髓,参观了西安博物馆等文化景点,感知古人创造的智慧,聆听中国历史的辉煌。

在红光沟航天六院旧址举行了授牌仪式,航天六院(旧址)将作为广州六中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邀请了三位现就读于西北工业大学的六中毕业生,为学弟学妹们详细讲述了他们在西工大的学和生活,勉励同学们在高中阶段要树立志向、培养兴趣、学会学

暑假期间,还组织学生去南京、北京、文昌等地,深入了解我国前沿的“三航”科技以及最新的“三航”科技应用成果,近距离观察“国家重器”的发展和创新历史,感受“三航”科技的魅力和“三航”工作者的无私奉献,传承弘扬航天精神。

六中学生的“三航”研学活动,与众不同,它分为五个环节:看(参观)-听(讲座)-做(制作)-练(知识)-写(感受),在研学过程中增才干、长见识、强本领、塑情怀。

3.校本教研指导师生互动实现师生共研

教师和学生积极行动起来,在形成特长和提高成绩方面,形成良性互动。

实验与制作是进行科学教育,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学生自愿报名选题,设计研究方案,实施活动过程(实验和制作步骤、记录现象和数据、撰写论文和修改论文等)也是学生积极主动的研究行为,教师只起协助和提供基本保障的作用。

(1)创新实验:利用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创资源(专业导师、创新项目、高端实验室),为具有一定创新潜质、自愿报名的中学生提供一周(5-7天)“走出去”接触科学、走进科学、参与科研的实践机会,开展创新实验研学,同学们像科学家一样,体验科学探索的过程(查阅资料、设计方案、实验制作、改进完善创新)和科技创新带来的乐趣,凝练研究成果,撰写研学报告。

(2)智能制作:利用专业机构的资源,“请进来”专家,指导学生开展机器人、软件编程、三航制作等活动,这是典型的先学再制作(或操作)、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过程。

通过一段时间的科技创新项目式研学活动,其实验与制作的成果,在各级竞赛平台上崭露头角,挖掘出学生在科学教育方面的创新潜质,提升了创新实践能力。

(二)精准教研

 “精准教研”,本质上属于多学科教师集体攻关的综合型教研,它弥补了“学科教研”单打独斗的不足,它关注的对象不仅仅是教材与教法,而是学中存在“薄弱环节”的学生。

学生解答学科竞赛的原创题、参加科创研学、文学、艺术、美术类创作,都需要创造性思维来解决问题。在这些赛事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就是“创新尖子”。

“精准教研”实施三年来,每年参加学科竞赛、科创及人工智能赛事涌现出的“创新尖子”达100多人,三十多个“精准教研”小组为其精准服务。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学中诸多“薄弱环节”,对学生实施高效精准的“补短板”策略,提升学能力,有效促进弱科成绩的提高,成为“拔尖者”。

2019年丘成桐科学奖全球总决赛优胜奖的林子健团队,发现并突破了诸多“薄弱环节”以后,学能力大为提升,走上了“创新”与“拔尖”的良性发展轨道,逐步成为“拔尖创新人才”,该组学生2021-2022年陆续考上理想的大学:林子健(中山大学医学院)、于镇铨(华南理工大学)、陈贝琳(广东药科大学),“精准教研”取得了初步成果。

2020年丘成桐科学奖南部赛区二等奖的宋益善团队的三位同学的入学成绩(校内排名)并不靠前,科技创新,培养了学生高质量个性化发展,综合化的“微课程”,真正提高学生的学能力、创新实践能力,逐步形成学科特长,学科成绩达到“拔尖”水平,实现“拔尖”与“创新”的完美结合且同步发展。三位同学参加2022年高考,都跨入了“拔尖创新人才”行列。

(三)迎接挑战

中考招生政策的改变,现行的50%指标到校向100%指标到校推进,需要我们提前考虑如何通过校本教研,加快“中等生”向“优秀生”的转变。

1.分段制定校本教研目标

三个年级的核心目标,侧重不同,但不是孤立;互为基础,互相成就。统一教学思想,优化学过程,让每一位学生获得充足和全面的发展,实现六中学生的三年学目标。因此,为帮助学生实现年度核心学目标,必须分段制定核心教研目标

例如,为促进高二学生的“深度思考”,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的具体要求是: ①遵循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由旧知到新知、由表及里、先易后难、先独立再综合地逐步提出问题,预设好一系列的“脚手架”引导学生解决问题。②使用启发式教学方式,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和讨论的时间, 引导学生抓住核心问题,深入思考问题的本质。 ③教学活动有明显的、完整的任务链:分析任务—需要运用哪些知识和思想方法—学—解决任务。④及时总结,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思考所学知识与其他 已学知识之间的关联;总结所用到的研究问题的方法的步骤、注意事项等,实现知识的内化和迁移。⑤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学生在讨论问题中进行思维的碰撞、修正完善个人知识体系,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年度目标”将“教”与“学”的隐性过程显性化,明明白白地“教”与“学”,规范教学行为,促进教师成长,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多校区学生同向发展。

2.采取不同的教研策略

三年,教师的教研方向和主题,主要就围绕实现年度核心学目标展开。

(1)换道超车,错位发展。确定学校发展的新思路,引导把国防军工高校(或相关专业)作为学生选择的发展方向,鼓励学生投身于祖国急需的国防军工建设领域。依托学校的三航科技馆,利用每年的“航海日”、“航天日”、“航空日”等进行宣传讲座;寒暑假组织学生进行“三航”研学实践,了解“国防七校”的发展和创新历史,感受“三航”科技的魅力和“三航”工作者的无私奉献; 研发和实施“三航”校本课程,加强科技实践能力的培养;参加“三航”方面的软件编程、智能设计,参加相关赛事。

给学生提供自主、合作和表达的平台,学生成立的“备课小组”、“讲课团队”,在课堂中发挥学积极性、主动性,“小老师”、“合作学”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和探究的兴趣,各类培优课程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组织电脑阅卷,体会答题规范性的重要性,让学生在一起形成较好的良性竞争氛围,形成有效的学生的传帮带效应。

(2)科学教育,特色发展。培养学生“拔尖”(学科特长)与“创新”(科技创新)的同步发展,着力于研发科学教育的“科学研究方法和创新思维”课程,培养学生的思维多样化的科学思维。既要加大科学类校本课程的研发和实施,也要重视学科竞赛培训对学生“拔尖”成绩的形成。

选拔和培养一批高水平、复合型的理科专业教师,增加高素质专业化科学类课程教师的人数和比例,是提高科学教育质量的可靠保证。

将“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渗透课堂教学中,以“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小老师”等形式,通过教学生“加一加”、“减一减”、“变一变”,让学生掌握创新的思路和方法技巧,体验创新带来的乐趣。

科技创新课程,培养学生高质量个性化发展,综合化的“微课程”,真正提高学生的学能力、创新实践能力,逐步形成学科特长,学科成绩达到“拔尖”水平,实现“拔尖”与“创新”的完美结合且同步发展。

(3)培优补差,全面发展。发挥校本教研在及时发现和解决“薄弱科目”和“弥补短板”的作用,课堂教学要在夯实基础方面下功夫,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益。

质量发展的指标,首先是全面发展,然后再是个性化特色发展。坚持立德树人,夯实学科基础、开发校本课程、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化高质量全面发展。

转变育人方式,教研重心从单一学科到综合性课程,从研究学科教材教法到研究育人方式改革,即从研究“物”到研究“人”的转变。

三、校本课程

研发各类校本课程,促进学生个性化特色发展,是我校校本教研的主要工作。

(一)科学教育校本课程

立足学校特色,因地制宜构建学校科学类课程与资源体系,加强综合课程开发,形成内容丰富、领域宽泛、学段衔接、分层分类的科学类课程群。

创新课程实施机制,开好必修课和选修课,打破固定的班级、学科和课时安排,对有潜质的学生早发现早培养,满足多样化学需求。

课程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主要手段,近年来,在完成国家课程的基础上,研发出具有六中特色的科学教育课程体系(见下图),包括人工智能课程、假期研学课程、学科特色课程、智能助学课程、赛事提升课程等,丰富多彩的课程,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往个性化高质量发展

广州六中科学教育校本课程体系

(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课程

课程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主要手段,在完成国家课程的基础上,研发出具有六中特色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往个性化高质量发展。开设“微课程”,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加以系统化的培养,逐步形成各自的特长,实现“拔尖”与“创新”的完美结合,把他们培养成“拔尖创新人才”

广州六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1.学科竞赛“拔尖”课程:传统的五个学科竞赛,以及地球科学奥赛,教练们都研发了相应的“拔尖”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黄埔班的学生大部分都会选其中一门,在高一高二阶段,学生通过自学和参加该课程的培训,拓展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参加学科竞赛,作为参加高校“强基计划”招生的敲门砖。

2.高考科目“培优”课程:随着中考50%学生指标到校招生政策的实施,优质生源在共同富裕以及教育均衡化、分散化的大背景下被逐渐稀释,进入六中的学生,整体素质在下降。只有提高教师的“加工”能力,培养学生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才能确保整体教学质量不滑坡。高考科目“培优”课程针对学生的薄弱科目及薄弱知识进行“培优补差”,同时,还给“薄弱生”传授学方法、应试技巧。

3.精准教研“微课程”:由竞赛教练或科创导师与学科教师合作,围绕一门学科竞赛或一个创新研学项目,开发一门基于多学科综合化的“微课程”,采取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教学方式, 承担“创新能力”与“拔尖成绩”的培养。开设“微课程”,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加以系统化的培养,再把他们放到不同的竞赛平台上“锤炼”,逐步形成各自的特长,实现“拔尖”与“创新”的完美结合,把更多的学生培养成“拔尖创新人才”。

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成长通道,学科教学、信息阅读、科学创客、课程开发……每个项目内容都有可能激发教师的潜能。针对新教材、新高考带来的新问题,准确把握教研方向,确定具体的研究内容。

“精准教研”贵在精准,成在教研。但要突破传统意义上教研的含义,不只聚焦教师的专业成长,还要找到制约、限制学校发展的因素,形成学校、学科、教师的校本教研新模式……扩大校本教研的外延与内涵。

“精准教研”,本质上属于多学科教师集体攻关的综合型教研,它弥补了“学科教研”的不足,它关注的对象不仅仅是教材与教法,而是学中存在“薄弱环节”的学生。

我们根据分工不同,将学校老师分成三类:竞赛教练、学科导师、科创导师,三者合作开发“微课程”,实施精准教研,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成为名优骨干教师。

(三)阶段性成果

杨莹、杨刚老师为2019年丘成桐科学奖全球总决赛优胜奖的林子健团队,杨莹、梁靖韵针对2020年丘成桐科学奖南部赛区二等奖的宋益善团队的同学们开设的“微课程”,助力于两个团队的6名学生2021-2022年陆续考上理想的“双一流”大学。

模式的转变,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提高了学兴趣和效率,成绩显著提升。林子健同学,期末考试全级第2名;陈贝琳班上14名,年级已经到了中等水平;于镇铨同学,期末考试全级第56名。

2021-2022年,该组学生陆续考上理想的大学:于镇铨(华南理工大学)、林子健(中山大学医学院)、陈贝琳(广东药科大学)。

从宋益善、秦泽钊王梓希三位同学的入学成绩(校内排名)来看,科技创新,培养了学生高质量个性化发展,综合化的“微课程”,真正提高学生的能力创新实践能力,逐步形成学科特长,学科成绩达到“拔尖”水平,实现“拔尖”与“创新”的完美结合且同步发展, 这三位同学跨入了“拔尖创新人才”行列。

(精准教研团队帮助阳乐,成绩逐步提升,2021年高考632,顺利考上天津大学)

(精准教研团队帮助冯博士成绩大幅提升,2021年高考628,因化学特长突出,入围“强基计划”,顺利考上浙江大学)

 

四、小课题研究

(一)教研背景

2021年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广东省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提到要以教育改革发展需求为导向,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发展为重点,以提升中小学课堂教学质量为中心,以“示范带动、校际联动、全面推动” 为策略,以“分级管理、专业指导科学评价”为保障,着力打造“一校一案”、 “一科一策”、“一师一题”的广东校本研修新模式,不断促进校本研修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全面构建校本研修新生态,积极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其中“一师一题”就是要求每一个教师,从课堂教学或者班级管理中,选取一个小问题,形成一个小课题,探索问题解决方案,促进专业成长。

    2022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发布,部分学科明确要求以小课题研究让课程标准落地。如英语要聚焦课例,开展反映真问题的小课题研究,数学提到要开展问题-研究-改进-实践的校本教研,也与小课题研究思路不谋而合。

    依托专业机构的专业指导,整合多方资源,围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及“建设研究型教师队伍”两大主题,聚焦构建校本教研新体系,促进校本教研体系创新、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方式创新,形成具有六中特色的高中校本教研创新与课程改革经验与案例。

教师确定特定学生,采用适宜的方法积极主动进行实践改进的一种课题研究方式,就是“小课题研究”。

聚焦于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某个或某类要点,支持教师积极解决其中的问题,活跃校内教研氛围,学校决定在全校教师中征集校内小课题。通过“小课题”研究,解决“大问题”,帮助学生改善学方法,提升学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随着中考50%学生指标到校招生政策的实施,优质生源在共同富裕以及教育均衡化、分散化的大背景下被逐渐稀释,进入六中的学生,整体素质在下降。

面对如此境况,如何确保教学质量不滑坡?提高教师的“加工”能力,培养学生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整体多元化发展、适合每个学生的特色发展,是我校教师校本教研“提质”需要突破的方向,也是促进“中等生”向“优秀生”转变的主要途径。

(二)课题分类

    小课题的研究范围主要分为五类:学科类(研究并解决某一学科的某个问题)、综合类(研究并解决某一类(跨学科)问题)、德育类(研究并解决班级或学生某一重大教育问题)、管理类(研究并解决某一重大问题的教学方法及管理策略)、资源类(研发校本课程的教材、课件、题库等)。

(三)课题申报

1.申报:根据学校安排,以科组或备课组为单位,自主申报(填写相关资料)。

2.审批:聘请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

3.立项:评审得分较高的项目获得通过,经公示无异议以后成为校内小课题。

(四)课题实施

1.实施路径:课题负责人组建团队→确定研究对象→制定措施→过程实施→成果小结→改进完善→持续跟踪→项目结题。

2.研究周期:课题周期为1年(从立项开始到结题),允许提前结题。

3.成果呈现:研究成果包括显性成果(成绩进步、比赛获奖、获得“强基计划”资格以及“强基计划”大学录取、媒体报道等等),隐性成果(心理素质、人际交往等非智力因素的改善、班主任、家长好评等等),研究报告(论文、证书、照片、图表、数据等)。

4.经费支持:学校为立项课题提供一定的科研经费,经费的使用需严格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

    在立项小课题研究过程中,因故需对研究方案、参加人员等作重大调整或要求终止研究者,必须由小课题负责人书面申明理由,报学校教研处审批。

5.质量提升:收集与整理项目研究过程性资料与成果,形成项目结项成果报告,做好项目结项工作。专家指导和协助立项课题在理论与原理创新、方法与过程创新、技术与成果创新等方面提升研究的质量。为形成具有六中特色的校本教研创新与课程改革经验打下坚实基础。

由于“小课题”研究内容的切入点小、时间经费投入小、方法相对简单、研究成果直观。主要在以下三方面下功夫:

(1)结合教师日常教育教学实践问题,指导教师进行实践问题的筛选与提炼,促使教师小课题“立得起”。

(2)创设教师适宜的小课题研究方法,指导教师课堂改进能力提升与小课题研究方法指引,促使教师小课题“做得了”。

(3)按照中小学教师研究特点,指导教师教学经验提升与教育研究成果的表达,促使教师小课题“有效果、有成果”。

2023-2024学年度,继续加大教研课题的立项力度,共有23个校内小课题成功获得立项。这些课题将继续围绕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展开研究,为提升教学质量和促进教育创新提供有力支撑。

(五)专家领航

2024年6月28日下午,教研处组织了一场针对校内小课题研究的专题培训。邀请了广东省教育厅教学水平评估专家、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所副所长费伦猛教授(高校“国培”专家、客座教授、研究生导师。倡导并专注小课题研究,已经主持完成国家级、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5项,发表论文30余篇,撰写“小课题研究”学术著作6部被中小学教师誉为“小课题研究领路人”)作为主讲嘉宾,他凭借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学术背景,为我们带来了一场题为《如何开展校内小课题》的精彩讲座。

费教授从如何由“问题”到“小课题”、如何由“课题”到“课堂改进”、如何由“实践经验”到“用笔说话”等,以及成果凝炼与表达,例如:如何撰写教育教学案例、如何由教学设计、课堂实录、教学反思等到论文、如何撰写行动小报告(教育教学问题解决方案)、如何建构教学范式、如何进行教学成果奖申报。对于新教师来说,费教授的讲座就是一本“小课题研究”的教科书,涉及到方方面面,帮老师们揭开了“小课题研究”的神秘面纱。

费教授结合具体实例,详细阐述了小课题的拟定方法和实施过程中的关键要素。特别是在以合作学为例的课题研究中,费教授从课堂评价、课堂反馈、合作学共同体机制建设、合作学边缘人现象、学目标、学规则意识、学情景素材、教师引导语等多个维度,为我们列举了丰富的研究课题内容。这些课题内容既贴近教学实践,又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为我们今后开展小课题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费教授还结合老师们的立项课题,逐一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指导。他针对课题名称的选取、课程实施的具体步骤等方面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使在座的老师们受益匪浅。

在讲座结束后,教研处梁靖韵主任对课题实施、结项材料准备以及经费使用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说明。她强调了课题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如实验设计的科学性、数据收集的完整性等,并提醒老师们要严格按照项目要求和时间节点进行工作。同时,她还对结项材料的整理和提交要求进行了说明,确保每位老师都能顺利完成课题研究工作。

本次培训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老师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我们将继续加强教育科研工作,积极组织各种形式的培训和交流活动,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同时,我们也将加强课题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确保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未来的校本教研工作中,我校将进一步加强课题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提高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还将积极搭建平台、创造条件,鼓励教师们开展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研究,形成更多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教研成果。